99905银河(CNH)最新下载-Macau Store

99905银河

12年专注针刺棉研发生产 广泛用途于医用绷带、烟嘴吸油滤芯、鲜花保湿等吸油过滤领域。

针刺棉|热风棉|产品中心

行业资讯
政府工作报告提的这些,纺织人你Get到了吗

  没有制造业的崛起,就不会有真正的大国崛起。

  民营中小微企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在推动发展、促进创新、增加 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民营中小微企业总体而言规模较小,自身抗风险能力较弱,更容易受到疫情冲击影响。特殊时期特殊举措,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大量保经济、保民生的暖心措施,其中涉及到纺织行业的就有很多,小编梳理了企业家最关心的部分信息,快来看看吧。

  1

  减税降费提振中小微企业发展信心

  国家税费政策支持对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2020年新冠疫情的突如其来对全球经济的冲击程度和速度完全超越了以往。实体经济运转几乎瞬间暂停,经济下行压力空前加大,现金流、原材料与销售渠道断裂,企业经营状况恶化。其中,创造了80%以上就业岗位的中小企业受到的冲击最为沉重,稳就业压力大增。

  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预计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不仅如此,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提到会将降低工商业电价5%政策延长到今年年底……要坚决把减税降费政策落到企业,留得青山,赢得未来,一系列政策的目的无不是在提振中小微企业的信心与活力。

  实际上,早在2019年国家已经实施了大规模的减税降费举措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为缓解疫情给企业经营带来的不利影响,疫情发生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各地各部门围绕推进复工复产和助企纾困,从减税减负、到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精准、有力、及时地推出了8个方面、90项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关心和关怀,极大增强了纺织行业等制造企业快速复工复产的信心。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德州恒丰集团王晓菲建议,要加大降税减费政策扶持力度,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建议各级地方政府在政策落实中对四类企业给予特别关注,即抵御疫情冲击能力较弱的中小微企业、产品深度融入国际供应链的外贸型企业、身处重点疫区和贫困地区的企业、对供应链有带动效应但短期资金压力较大的龙头企业,避免出现因企业大面积关停而影响就业稳定的情况。

  比如,落实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出台的免缴社保费用、降低工业电价、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等政策措施,结合疫情全球化后的新变化,合理延长优惠政策期限,有效减轻企业负担。进一步出台降税减费措施,如在2020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减按50%~70%征收应缴增值税,减免企业房产税和土地税。

  2

  纾困融资让企业健康、可持续

  这场疫情“大考”给我们上了一堂深刻的风险课。

  疫情发生以来,国家通过3次降准和再贷款再贴现向金融机构提供了3.55万亿元低成本资金,用于向企业发放低利率贷款。此外,截至3月底,已对8800亿元企业贷款本息实行延期。既有对市场普遍性的纾困,也有对中小微企业的定向解困。但在执行层面,金融机构基于风险防控,更希望将贷款放给大企业,即使是定向支持中小微企业,也还存在着资金用途上的不确定性。金融机构也有一些定向支援的创新举措,目前已经服务中小微企业等806.33万户,累计发放贷款3258.31亿元。尽管如此,由于直接融资渠道狭窄,这些贷款和中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还有差距。

  为此全国人大代表、江苏阳光集团董事长陈丽芬建议,要加快推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创新,加大定向支持和监督评估力度,建立专门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和担保体系。在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定向金融支持基础上,政策面给出财税金融红利政策,应建立起相应的监督评估机制,以确保真正惠及中小微企业。

  她谈到,我国虽然已建立起市场主体多元化的金融格局,但仍缺少专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性金融机构。现行的政策性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比重较低,信贷规模较小,使得国家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难以有效发挥作用。此外,我国担保体系仍存在着担保机构规模较小、资金放大倍数不足、政策性担保比重过低、信用评价机制缺失、信用担保行业监管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担保与再担保体系发挥作用有限。

  王晓菲也提出,要改善融资环境,引导金融资源服务实体经济。

  比如降低信用贷款门槛及减少审批手续,提供贷款减息和免息补贴;对于到期贷款,如企业资信情况正常且有续贷意愿,允许在不归还本金的情况下自动续转贷款;对符合资信要求的纺织企业与投资项目给予充分信贷支持,杜绝附加条件放贷等行为;以企业库存和 出口 订单为依据,申请抵押贷款。对停工及减产期间企业支付的贷款利息予以适当减免,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对暂时受困的企业和项目,不盲目抽贷、断贷。

  同时,她还希望能够加强政策引导,推动产融合作对接,拓宽行业企业融资渠道。向金融机构推介具有行业创新价值的融资项目,加强对制造企业和项目融资风险评估的指导,推动金融机构与重点制造企业对接融资需求等。引导建立纺织产业基金,鼓励优质社会资本支持行业发展。

  对此,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将延长至明年3月底,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应延尽延,对其他困难企业贷款协商延期。

  3

  促就业举措应出尽出,纺织将担重任

  纺织行业作为国家的传统行业和民生产业,由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特点,承载着解决失业率高和纾困、脱贫的重要责任。

  报告指出,要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群体就业支持。我国包括零工在内的灵活就业人员数以亿计,今年对低收入人员实行社保费自愿缓缴政策,涉及就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部取消。资助以训稳岗,今明两年职业技能培训3500万人次以上,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要使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

  同时还提出就业优先政策要全面强化。财政、货币和投资等政策要聚力支持稳就业。努力稳定现有就业,积极增加新的就业,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各地要清理取消对就业的不合理限制,促就业举措要应出尽出,拓岗位办法要能用尽用。

  4

  降低运营成本缓解企业压力

  保障就业和民生,必须稳住上亿市场主体,尽力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

  对纺织服装行业来说,传统品牌门店受电商巨大冲击,服装品牌大面积关店,但租金、人员等费用成本依旧存在,同时,网购潮导致消费者分流,传统百货业面临 洗牌困境。除此之外,商业街区域地价上升,沿街商业门面租金大幅提高,大部分品牌门店客流日减,收益日微。实体零售首先自身必须抛弃原来固守的经营模式,但同时也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引导。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江苏亚萍集团董事长陆亚萍建议政府给予传统门店低门槛、低利息的贷款,消除金融领域对传统商业实体店的隐性壁垒,要有传统文化的意识,要有扶持品牌门店的具体政策,真诚热心给与传统品牌门店关心和支持。

  王晓菲则建议希望延长社保、公积金免交缓交时限。考虑到企业资金链紧张情况,继续延长企业免交养老、失业等社保费用时限至8月以后,延长企业申请缓交社保、公积金的时限,允许企业在2020年12月31日前结清当年应缴纳金额即可,小微企业可以视情况进一步延长缓交时限。鼓励各级地方政府结合财政条件,对本地企业、商铺等适当给予场地租金补贴、设备租赁租金补贴、贷款利息补贴、防疫补贴等支持。推动商业体降低实体店面租金,鼓励对疫情未开业期间实行免租。疫情期间免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疫情结束后一段时间内,建议对解决就业能力强的企业实施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实行封顶处理。

  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推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降低工商业电价5%政策延长到今年年底。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降低15%。减免国有房产租金,鼓励各类业主减免或缓收房租,并予政策支持。坚决整治涉企违规收费。相信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定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包括纺织服装企业在内的中小微企业的压力。

  5

  稳外贸、支持外贸转内销解企业之忧

  我国一直都是世界纺织制造和贸易大国,疫情冲击下,不少外贸纺织企业都出现了订单减少、增长乏力、库存积压、现金流不畅等棘手问题,转内销需求更为迫切。

  以江西省为例,南昌海关数据显示,一季度七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值同比下降16.6%。南昌华兴针织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晓东坦言,海外业务同比下降10%,为养活工人、维持日常开销,必须往国内谋出路。

  实际上,出口转内销,并不是新鲜事物。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不少外贸企业就意识到,不能过度外向依赖。到2019年,东莞外资企业内销同比增长10.1%,占内外销比重达36.5%。这成为企业应对海外需求萎缩的有力一内外压力之下,不少外贸企业从以前小打小闹顺手搞点内销转向“触电上网”重点发力内贸。

  今年,多项扶持外贸企业的抗疫政策陆续出台,正在发挥作用。3月19日,商务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印发《关于用好内外贸专项资金支持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工作的通知》,提出充分发挥中央财政内外贸资金效益,全力支持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加大支持促进国内消费,释放各地商务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而报告也指出,要促进外贸基本稳定。围绕支持企业增订单稳岗位保就业,加大信贷投放,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降低进出口合规成本,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加快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发展,提升国际货运能力。推进新一轮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

  同时,要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积极参与世贸组织改革。推动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推进中日韩等自贸谈判。共同落实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同时,高质量共建“ 一带一路 ”。坚持共商共建共享,遵循市场原则和国际通行规则,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开展互惠互利合作。引导对外投资健康发展。

返回
列表
上一条吴继发:提升产业用纺织品装备制造自主创新能力
下一条 纤引创生,维领未来!新科技带给纤维行业什么机遇和挑战?